最新資訊
【樂展•資訊】國內標識市場的發展模式
目前國內標識市場有多種發展模式,具體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以標識產品系統化加工和項目配套服務為主類
這一類公司一般起步較早,在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分量,一般經過十多年的業務積累都具有相當的標識生產和項目配套服務能力,業務主要涉及系統標識、商業展示、商業照明等幾大的領域,客戶一般都是國際國內主流企業和超級連鎖企業,比如:“肯德基”、“沃爾瑪”、“中石化”、“中石油”等,當然他們具有非比一般的生產能力和項目服務管理水平,這需要標識企業不管從制作規模和產品的工藝水準都具有相當的規模。
第二類:以環境標識、導視項目開發為主的工程安裝服務類
這類公司一般憑借自身十多年長期積累的影響力和專業的項目管理能力,以承接國內大型地產和公共工程項目的標識標牌系統為主,一般本身具有一定的組裝加工能力,關鍵部件以外協加工為主,是眾多標識生產廠家的客戶和上游公司,這類公司的重點在于環境標識項目的規劃、設計、加工發包、施工監理以及安裝維護等方面的能力,全國也有多家分公司,有時一個大項目就可以設一家分公司,主要是便于就近后續跟進服務,這類公司近似于裝飾工程公司的操作模式,公司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制造社會影響力,提高公關關系能力等,而后實行項目負責人掛靠制,進行項目合作。這類公司操作模式往往需要在社會影響力、業績如何上大下功夫,成為某某行業著名企業和公司,接單時才能以高姿態競標或者向掛靠者收取高的掛靠管理費。
第三類:以鋁合金材料開發制造和市場銷售為主類
自從系統標識概念剛進入國內一來的這一階段,以鋁合金標牌材料開發、型材銷售為名頭的企業相繼出現,在國內進行標準鋁型材標牌產品的推廣和銷售,進而與其他廣告設計公司合作過程中將其利潤延伸到標識項目的最終端,由于初期國內標識行業尚處于待開發階段,這些新穎的鋁合金標牌很快滿足了市場對新型標牌材料的需求,不過,由于易仿造且單一的鋁型材款式與標識產品多樣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再加上不斷有其他同類公司加入,標牌材料供應商的陣營,市場利潤開始逐漸下降,這其實也是基于這些公司原本就不具備多少創新開發能力,(實際上這所謂的開發也都是從一路模仿國外已有的流行款式過來的)等慢慢隨著自身“開發”能力上的資源枯竭,其優勢和潛力也就慢慢消失了,最后必然淪為在產品價格和材料厚薄上的互相惡性競爭。
第四類:以簡單半機械加工為主小型加工廠類
隨著國內標識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制作技術的不斷提高,大量的機械雕刻機、精雕機、亞克力激光切割機、亞克力吸塑成型機在標識生產加工行業的廣泛應用,一時間促成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各類標識制作小加工廠遍地開花,這類廠商初期一般投資在十幾萬左右,人員10-20不等,產品涉及木、薄金屬、亞克力等板材的彎、折、焊、吸塑等工藝,但多數廠家由于投資有限,加工種類有限,按材料工藝來分一般也就2-3類產品,很少有能加工4種材料以上的工藝生產線,而且,一旦形成生產線,生產的標識產品受設備性能和效率精度的束縛,難以充分滿足客戶求新變化的要求,正是因為標識行業這種對款式及材料不斷變化的要求,就拿led發光字的制作來講吧,以前是傳統的銅皮字背后加霓虹管,后來改為不銹鋼立體字、不銹鋼邊亞克力面的拉通字、led鋁塑邊條的吸塑字、現在又是液態通體發光字等等,真是千變萬化,可以說一類就是一個工藝,每個工藝加工方法過程都有不同之處,工藝翻新也很快,使這類加工行業存在不斷更新設備和改善加工工藝的壓力,如果投入太大往往是投資還未收回,又要考慮更新的問題了,或者由于客戶市場對工藝和技術的不同要求而不得不考慮改進工藝和加工生產線,加上這兩年由于人工工資提高和通脹的影響,廠家利潤逐年降低,這樣最終可能會形成惡性競爭,從行業長遠角度上看非常不利,據了解有部分有實力有眼光的標識生產商正逐步提高設備和高技術在標識生產上的應用,以期與低水平的加工拉開距離。另外著手提高維修服務水平,建立產品的從制作、包裝、安裝以及維護的完整服務。
第五類:自主創新開發類
隨著國內越來越重視創新以及知識產權的保護,逐漸出現的以標識、標牌產品造型開發為主的標識公司,這類公司一般由設計師、工程技術人員組成,有自主開發產品的潛在條件和動力,是難能可貴的生力軍,但標識產品類別繁雜、張揚品牌個性的特性很難用一套完整的形式來套所有的標識,套來套去也就沒什么新意了,所以從這些公司操作模式上看來壓根就沒打算做多的大量,其實也就是設計幾套款式按同類項目工程去復制,不同的是顏色字體會換一下,也就就是換湯不換藥,不過這對標識類產品款式變化快,求新求異的特點已經是不錯的批量加工選擇了,不可否認這種開發類公司的做法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在市場上也起到了不錯的影響和收益,最起碼知道了你是出了些新的東西的,用它去復制10套20套也還是新款產品,另外還可以把開發的風險成本再轉嫁給一些加盟商,那就更沒什么資金壓力了,如果再有一定的加工能力在以后的項目工程中又可以分得加工的利潤,這可真是盤如意算盤,其實這是一種半加工半研發類經營模式,其真正的經濟增長點還是在做標識工程項目上,他利用開發產品以及部分樣品來吸引項目發包商的合作,他的加盟合作商大部分就是有項目來源的發包商和連鎖品牌機構,這類公司是介于材料商與項目開發商之間的一個新生代,是個新的業務操作模式,很可能成為業態的新生力量。
中國目前還很少真正意義的綜合性標識標牌公司,因為每家公司的起步不同,服務對象不同,工作流程不同,甚至產品的不同導致現在標識行業的多樣化、零散化,存在這同等規模重復投資,設備、人員利用率不高,跨區經營成本過高,業務渠 道單一狹窄等問題,如何做到資源共享,品牌共享,拓寬業務渠道及服務對象,整合人力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是放在我們面前的又一挑戰。
真正的綜合性標識公司并不一定是最大的標識公司也不在于其有多少設備、多大廠房,而應該是有從銷售、設計、研發、工程采購、工程管理、物流等為一體的高素質團隊的綜合公司,依靠其銷售網絡來占領市場份額,依靠其品牌影響力來為不同客戶提供同等水準的專業服務,依靠其有效的管理整合相關專業配套工廠或標識制作單位生產優質半成品或成品,通過組裝或現場安裝來完成最終標識產品,提升產業結構。這會是今后優秀標識公司發展的方向,也是目前一些行業品牌公司在考慮和摸索的方向,今后成功的標識企業一定是“管”出來的,而絕非是靠工廠規模“做”出來的,這樣的公司在發達國家已屢見不鮮,誰能把握機會,誰就是明天的強者!
- 上一條:簡析標識牌工藝名稱及特點
- 下一條:【樂展•資訊】景區交通標識有了"江蘇標準...